<
万年历
您当前的位置 : 临海新闻网 >> 人文 >> 文学
字号:    [打印]

秋行东塍

作者:李镇萍  来源:临海新闻网  时间:2022年12月01日

  这是第一次下乡,下的不是自己的乡,下的他乡,一个听闻很久却没有切实感受过的地方——东塍。

  由于老家是小芝,工作在临海,东塍便成为了我工作的必经之路。只是远看,便觉得这小镇安静美好,没想到此次跟它有了更近的一个缘分。

  天还蒙蒙亮,我们就出发了,路上竟下起了小雨,才想到一行人都没带雨伞。我们嘴里打趣着成为“落汤鸡”算了,心里却是怕的。到达东塍镇政府的那一刻,成为“落汤鸡”的想法很快被打消。当地的人民准备了雨伞给到访的我们,东塍人民的热情让雨带来的凉意减去了几分。

  跟随着前辈们,我们先后参观了麻山村新村、老村,呈岐村,岭根村,前四庄自然村,风水岭自然村。

  麻山村位于镇区东,距镇政府约11公里。村边有条山坑叫麻皮坑,故该村又名麻皮坑,解放后改名麻山。

  麻山村有新村和老村。

  新村秀丽,像一幅油画。路上遇到写生的画家,不免探起脑袋钻进人群,盯着寥寥几笔笔墨就勾勒出的小桥人家,不禁心生敬佩。抬头一看,发现树丛中有一抹黄,娇嫩的黄在春天的绿里格外显眼。先开的花瓣四周是淡黄,再往里是更深层次的黄,慢慢吐出黄金一样的花蕊。大自然是个神奇的画家,不仅给它们万紫千红,对于颜色的把控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。不由得我们多看,只听见前辈们喊我们行进下一站,我恋恋不舍地钻回拥有“投硬币口”的小巴车,前往老村。

  老村像一幅山水画,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黑白,白墙黑瓦立在山脚下,顶上也有几户人家。远处连绵的山峰包裹着建筑,像母亲对孩子的呵护。我们走在老村,感受着不一样的乡间文化。途经破旧的老房,随行的摄影师拿起相机,我打算也凑个热闹,于是手机里留下了一张老村的照片。照片里,草顽强地从碎石缝里生长,有几根粗的根系放肆地生长着,仿佛在表达什么。房子的门已经不见了,里面有裂开的木制马桶,虽然它已经摊成一地,但不难看出它原本的模样。旁边有农村烧饭用的锅盖,盖在一个石罐上,因为老家的家里也是用这种锅盖,所以才在此时不陌生地认出了它,亲切且热烈,仿佛我也曾拥有过这一段时光。房子的后头有一堆沙土,一个石磨盘孤单地立在上面,半截已经入土,斑驳的印子留在了上面,谁也没有去碰它,只是对视便诉说了所有。当焕然一新的麻山村文化礼堂出现在我眼前时,我忍不住和它合影,很显然它被翻新过,但不难看出它曾经拥有的历史。柱子上写着几个没有被完全粉刷掉的大字:锻炼身体,讲究卫生;关心集体,爱护公民。原先的文化,翻新的建筑,顽强的旧文化长在了新建筑上,不免觉得新和旧的碰撞实在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。

  呈岐村位于东塍东面,距镇政府约11.5公里,属山区村。据传,原陈氏居住岐山,始名为陈岐村,后陈氏迁居外地,何氏迁居此地。因“陈”与“呈”谐音,改称呈岐。

  虽然呈岐的文化礼堂没有麻山老村的气派,但是聪明可爱的呈岐人民在里面修建了贴近当地风格的民宿,我们去的是一家叫做“鹿寻呈岐山居”的民宿。在去民宿的路上,我们看到了一种像红灯笼的花:淡绿色的帽子下,四片花瓣叠拢在一起,花茎像毛细血管遍布在花瓣上,花蕊探出脑袋,红色细穗倒立在风中,翩翩起舞。旁边的摄影师说这是风铃花,看着像灯笼,也可以叫做灯笼花。我找寻着角度想把眼前摇曳的这朵花拍的更动人些,才发现人群已渐渐走远,实在是一路“诱惑”太多。直到“鹿寻呈岐山居”出现在眼前,我才从刚刚的灯笼花中慢慢缓过神来。眼前的民宿看着不大,走进民宿里,才知道什么叫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。里面的设计古色古香,两张木桌摆在眼前,供游客们谈笑,木桌上放着水果小吃,熙熙攘攘的人群席卷了眼前的食物。甘甜的西瓜在他们齿缝间炸开,妄想洗去他们的疲惫。我把手倚在沙发上,劳累的筋骨在此刻放松下来。望向窗外,碧绿的池水,空旷的山谷,如果能遁迹山林,享受清风明月、侣鱼虾而友麋鹿,过高蹈隐逸的生活实属妙哉。

  雨意散去,我看到路旁一种像“芦苇”的植物,同行的前辈说这是“芒”,这是一种认识;我原本以为下乡就是一场旅行,现在才知道肩上担着振兴乡村、共同富裕的担子,这是一种领悟。


分享到:
 相关新闻:
 
 微信公众号
  临海新闻
  国内新闻
  国际新闻
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·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·保留所有权利 | 网站简介 | 版权声明 | 刊登广告 | 联系方式 | 网站律师
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| 浙新办[2006]31号 |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:330000800006 | 浙ICP备06040867号 | 法律顾问: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
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:电话:0576-89366753 电子邮箱:lhswgb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