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万年历
您当前的位置 : 临海新闻网 >> 临海专题 >> 灵江评论 >> 调研文章
字号:    [打印]

新时代农村家风建设研究

——以东塍镇岭根村为例

作者:胡?寒?章丽芳  来源:临海新闻网  时间:2022年12月27日

  当前,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,婚恋、生娃、养老、教育等一系列家庭问题越来越突出,农村由于获取资源、信息渠道较小,对顺应新时代发展更为“焦虑”。建立适宜农村的优秀家风,在促进乡村德治发展的同时,将为当前农村的家庭问题、教育问题带来新的启发,有利于化解当前农村的社会矛盾,也是适应乡村家庭建设、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。本文以岭根村家风情况为例,分析家风成效与家风建设的制约因素,提出当前农村家风建设的几点对策。

  一、岭根村家风情况及其影响

  临海市东塍镇岭根村,是古代浙江东部地区驿道的重要节点,也是临海市的一个古文化村,已有2000多年历史,由岭根、外山和沙湾三个村落组成,是一个规模较大的传统村落,人口约2000多。在岭根村的历史上,有很多名人名士,他们的事迹作为一种优良的家风文化融入了岭根村人的生活,祖祖辈辈,以风化人。

  (一)岭根村家风情况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,岭根村现存有唐代的石鼓门、元代的重秀堂、王世芳故居等古老建筑,还有保存完好的王文庆故居等近代典型建筑,均被浙江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此外,当地还具有特色民俗,众多历史文化人物,如民国时期的7位将军以及镌刻在建筑上,被保留较为完好的岭根村家训,这些资源都是岭根村建设家风文化的的精神动力。

  (二)岭根村家风的影响。一是良好家风形成文明村风。在岭根村内,一家刻家训、家家刻家训,与门庭传统家风形成了道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,由这些镌刻家训的老北京四合院所构成的岭根村村落,便成为了远近闻名的“文化村”,在与建筑浑然相融的祖传家风的耳濡目染下,岭根村人规范了自身举止,养成了岭根村人特有的良好品行,共同构成了岭根村浓厚淳朴的村风。二是良好家风浸润反哺农村。一直以来,岭根村家风对岭根村人的生活态度、岭根村的发展前景,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。岭根村家风中蕴涵的耕读、廉洁、诚信、爱国等基本思想陶冶了世世代代岭根村人,在仕、商、军、文等领域都形成了相当多的人才培养,其中如王文庆(辛亥革命家、军事家)以及王维、王吉祥、王大钧等几位民国时期的大将军,他们在各领域有所成就后,积极反哺岭根村,给岭根村的发展与壮大带来了资本、教学、社会资源等保障,用行动证实了岭根村家风文明对下一代的教育意义。

  二、影响岭根村家风建设的制约因素

  (一)缺少家风传承的主体。和《朱子家训》《颜氏家训》等文字类家风一样,岭根村家风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,它主要镌刻在民居建筑上,岭根村内的房屋建筑是其家风家训传播的重要载体。虽然这有助于在生活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浸润功能,但由于当前岭根村乡民因务工、搬家、学业等原因大量外流,以及为保护文化遗迹,附近古民居建筑物的长期空置,影响了家风家训保存流传的效力。

  (二)可利用开发家风的资源不足。岭根村家风资源丰厚,而当前岭根村对其资源的发掘与延伸还不足,家风家训的文化特征还不够明显。再者,岭根村传统家训主要是明清时代的产物,教学内容与表现形式大都还停留在传统层面,并不能彻底向现代化转化,不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。

  (三)家风建设工作机制不完善。目前,岭根村内皇冠体育在线_澳门皇冠体育【官方直营】由各方合力建立家风家训的工作制度还未全部建立,助力家风家训长久发展传播的行动进展不大。

  三、推进新时代农村家风建设的对策

  家风作为一个文明,能否建立好风俗取决于国家社会经济、政治结构,受时代发展趋势的约束。新时期的农村风俗工程建设,能助推农村繁荣发展,是整个农村经济社会体系中所有因素互动的必然成果。培养好建设好家风,既要在家庭微观层面培养好家风,又要和国家部门、社会宏观层面紧密结合,形成合力,为家风建设构筑更完善的外部环境。

  (一)提高村民主体地位。家风文化是在家庭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,和村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,同时村民也是家庭文明产生和发扬的主体。农村风俗是指农村家庭长期以来养成的家庭风尚,逐渐向外扩散形成了村风民规。因此,好家风源于个人,又影响着个人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、工作态度等。建立好家风,需要让村民积极加入,增强社会主体意识,并作为优秀家风的树立者、践行者和传承者。

  (二)发挥女性在家庭建设中的有效作用。皇冠体育在线_澳门皇冠体育【官方直营】总书记强调“充分发挥女人在社会和家人中的特殊地位,充分发挥女人在发扬中华民族家园精神,建立美好家风领域方面的特殊作用。”在农村,目前仍是男性多在外务工,女性则在家孝敬老人、照料小孩,女性普遍作为孩子教养责任的承担者,既要创造家园和睦,又要经营好邻里人际关系,在美好家风的培养和形成上有着特殊功能。落实农村文化复兴中的“巾帼行动”,要利用新型农村的文化教育基地,如文化礼堂,培养农村女性的文化素质、充实家庭教育知识,让她们意识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的特殊性。同时以群体互动为依托,建立好城乡留守妇女互助组,不但引导和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创新“家门口”致富,还能在强化彼此交流学习中,扩散新型家庭教育理念,引领家风形成传扬。

  (三)发挥党员干部在家风引领中的带头作用。党员干部的家风有很强的榜样性,在农村家风工程建设上,党员干部是关键点,是家风工程的“风向标”。农村党员干部首先要“打铁还需自己硬”,从严规定自己,强化思想修养,作出家庭的表率,形成好的家风影响周边人群。要具有自觉监督意识,对周围人也要严肃教导,肃纪守规才是农村家风工程的底线目标。党员干部以自己榜样,以和谐家庭形象作示范,群众也会自觉效仿,从而带动村庄的家风建设,让村风在潜移默化中转变。

  (四)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。养成好家风,需要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,与当时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相一致。在新时期,要建立好农村的优秀家风,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,通过增加“自主”“民主”“和谐”等富有时代发展精髓的内容,既达到对我国传统家庭内在价值的突破,也适应了新时期对家风构建的需要。同时融入现代语言特点,全面实现传统家风文明的创新转化。例如岭根村很出名的一条家训“当少壮之时,更要知老年的心酸”,能够对全国迈入人口老龄化后,年轻人对老人的孝敬方式、与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陌生人间的人际关系等热门话题提问,将家风思想内涵用当代人耳熟能详的语言加以转化,并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,使人设身处地地思索情景中应当怎么做,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人的价值观与行为向好发展。

  (五)把家风建设提升到制度构建层面。2021年,《民法典》第1043条中明确规定“家庭建设必须形成优良家风,发扬良好家庭道德,注重家庭文明建设。”把培养优秀家风写入了规定,作为一个价值导向的行为规范,可以指导和激励人们养成优秀家风,这在家庭建设的全面法制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。同时,在司法实务中落实这个规定,夯实了培养优秀家风和发扬良好品德的基础,因此人民法院在确认儿童抚养权归属上,除考虑经济情况外,在优秀家风的方面考虑哪一方更有利于儿童养成良好“三观”也将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判断标准。此外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》于2022年1月1日开始施行,这也意味着中国在家庭教育立法方面已迈出一大步,使中国家庭教育从制度层面上有法可依,有利于促进家庭健康成长,从而树立良好的家风。


分享到:
 相关新闻:
 
 微信公众号
  临海新闻
  国内新闻
  国际新闻
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·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·保留所有权利 | 网站简介 | 版权声明 | 刊登广告 | 联系方式 | 网站律师
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| 浙新办[2006]31号 |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:330000800006 | 浙ICP备06040867号 | 法律顾问: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
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:电话:0576-89366753 电子邮箱:lhswgb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