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万年历
您当前的位置 : 临海新闻网 >> 人文 >> 文学
字号:    [打印]

深谷奇观

作者:俞国江  来源:临海新闻网  时间:2023年03月10日

  飞珠溅玉,激流湍动,奇石嶙峋,龙游幽谷。这些美好胜景并非笔者的想像,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大自然中,那就是被民间驴友野外探险所钟情的猫山洋大峡谷。

  峡谷位于临海市牛头山水库上游,在我老家背面的群山之中,它距台州市区40公里。整条峡谷群峰竞秀,水道曲折,总体上呈南北走向,它沉睡了亿万年,至今还未被撩开那神秘的面纱。在这长达10公里的峡谷内,它由南端的狮子谷、中段的龙鳞谷和北段的龙游谷三部分组成。狮子谷相对于其他两山谷较为平坦,只因两个巨石伏于水中如雄狮咆吼而得名。在两公里的狮子谷,两旁青山叠翠,野果飘香,溪涧缓慢流动,清澈透明。沿溪逆流而上,但见潭潭碧水犹如九寨沟的道道海子,每逢春天更是绿意幽幽,碧水映天,青山如黛。微风掠过宁静的水面,勾起丝丝涟漪,岸边水杉婀娜摇摆,嫩绿的叶子随风招展,与这自然美景相伴相映,别有一番风情。

  走过狮子谷进入龙鳞谷,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。只见壁立千仞的悬崖直立于峡谷旁,这是早期白垩纪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地貌,至今仍能在峡谷中看到岩浆流淌的印迹,好似亿万年前那美丽壮观的火山喷发场景又浮现在人们面前。峡谷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用下,有呈“之”字形,也有呈“S”形的龙形状态,更有奇的是在茂密森林覆盖下的深谷中,遍布着嶙峋怪石。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,被日夜流动的溪涧之水冲刷得洁白发亮,若在日光的映照下,犹如片片龙鳞镶嵌于湍动的激流之中。

  龙游谷位于峡谷的上游,谷内山瀑叠生,石岚争俏,陡壁峭岩,其中有镜湖谷的美妙倩影、回漩瀑的扣人心弦和双岗囗瀑布的惊天动地。龙游谷最经典的是距双岗口100多米的下游山谷,这里两旁石壁相对,潭水清澈,如同三峡中巫峡的翻版,游人至此有几多幽深荒凉的感觉。据当地传说,这里是游龙出没的地方,常有赤乌二龙戏水于此,时而游历于人间普降甘霖,因此才有了龙游幽谷造福人间的千古佳话。

  二

  在龙鳞谷的北段下州坑之处有座古庙遗址,据清道光九年修编的《台郡板岭俞氏宗谱》记载古庙名为“法云寺”,始建时间至今成谜。

  在古庙遗址西100米的山道边上,有一处裸露在地表的石刻象形文,挺像车、马、人之形。古书上就有皇冠体育在线_澳门皇冠体育【官方直营】此文的描述,但不能清楚地弄清它的内容和出自什么年代。据古文字专家叙述,此文字并非蝌蚪文,实为象征着某种意义的图案。

  猫山洋峡谷中的“象形图案”不像其他地方出现在悬崖上,而是埋藏在缓坡的草丛之中,几千年来因山上雨水的不断冲刷,土石淤积覆盖了这些象形图案。部分裸露于地表,那是多年前当地山民田间劳作时,不经意之中发现的。象形图案的发现,给这个峡谷带来了神秘的色彩。村民们的理解也非常有趣,这些弯弯曲曲的图案,好似一幅古人流传的藏宝图,也许在这个峡谷中的哪一个角落隐藏着世人未知的宝库,只有解开其中的奥秘,才能得到未知的宝藏。而遗憾的是,从民国到现代,就不断有文物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光顾峡谷,对这些文字是否出于先秦,与古庙有无联系,作了详细地研究,但结论却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

  台州日报社有个千禧读书群,群里都是一些文化人,他们中有文学、书法、摄影爱好者,也有民俗专家和记者。2017年4月,经林场看管者同意后,由编辑包建永牵头组织前往猫山洋。自驾车辆驶过八岭红杉林,进入烟雾缭绕的峡谷时,大家被眼前的奇景所吸引,以为误入人间仙景、世外桃源。岩画就坐落在峡谷深处的古庙遗址不远的路边小山坡上。众群友自带一些柴刀、水壶之类的东西,对岩画周边进行清理,从中又发现了形如鱼刺、类似蝌蚪之类的图案,碑拓爱好者姜鸣江老师对岩画进行了拓印。面对天书般的图案,经过一番辨认、观察,忙了半天,结果谁也不敢确定岩画所指的内容。

  2019年,来自温州的古岩画爱好者郑晓明老师,考察了猫山洋岩画。

  陈晓明,职业律师,他从一位法律工作者转身于业余岩画研究的专家,他的岩画专业程度在省内屈指可数。陈晓明现为中国岩画学会会员,浙江开盛律师事务所主任,浙江岩画寻访研究者。他师从画家陈树冈先生学习中国山水画多年,瓯海区文联为其出版文集《措桑嘉措札记》二册;是浙南地区第一位从事岩画学研究的探索者,他用3年时间走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,实地踏访发现了浙江岩画,掌握其岩画资料,以文字形式报道了岩画新闻,并在温州掀起“发现岩画、保护岩画、认识岩画”的岩画热。2020年温州市书画院、温州市美术馆为其举办《岩镌古越、墨拓万年》岩画展。

  陈晓明老师详细考察了猫山洋岩画后,认为这是一幅史前部落祭天图。

  据有关史料记载,史前祭祀仪式种类繁多,表现形式也根据朝代和地区的不同有所变化,在众多祭祀仪式中最残忍的莫过于“活人祭”。人祭,顾名思义就是拿人作为祭品来祭祀神灵,古书称“用人”,后世称“人祭”。此种祭祀方式起源于原始社会,通常将战俘、妇女、儿童杀害用以祭祀神灵以告胜利。

  在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期的古山越人,都以部落聚居,居住在崇山峻岭之间,部落之间时常发动战争,胜者一方通常将俘虏者首级作为祭天的供品。通过岩画我们想像古越时代那种部落之间战争的残酷,几千年前的猫山洋部落与另一部落血腥场面浮现在我们面前。猫山洋凭着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,处在峡谷中的部落,两边是连绵的群山和悬崖峭壁,只有南北一个出口,只要诱敌深入就如瓮中捉鳖,插翅难飞。因此,在某次战斗中,猫山洋部落将入侵者全军覆没,最终赢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。欢庆之余,部落首领选了个良辰吉时,通过祭天来表达人们感恩于天地的赐予,并祈求天地护佑部落壮大、人丁兴旺。在盛大的祭天仪式完毕后,部落首领命人把祭天成果刻画在溪涧边上那处平缓的岩石上。

  在与大自然的不断博击中,古越人因为营养、战争、天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,制约了人口的增长,鼓励生育是部落中的首要任务。因此岩画中刻有男女生殖器的生殖崇拜、崇尚爱情的鱼刺图案。历史的云烟飘然而过,猫山洋岩画只在地表裸露了一部分,埋在草丛土石下的密码信息有待人们去破译,这也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前文字的起源,一个从原始部落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。

  三

  不知过去了多少个花开花落、冬去春归,又过几千年后,猫山洋峡谷的古越部落成员早已迁徙四方,留下的岩画已被山上流动的水土覆盖。原来岩画埋藏的山坳,历史上有周姓人居住过,后人称之为下周坑,下周坑边一座古庙,人们俗称为下周坑寺。据史料记载,这座庙名叫法云寺,之前谁也不知道此寺的名称。几年前我曾问过原猫山洋村民的蒋宇青,据他听父亲说过这座庙称为“法云寺”。后我又在《台郡板岭俞氏宗谱板岭坐山图》中看到真有法云寺分界的标注,由此可见下周坑寺是法云寺无疑。而今的法云寺,只成了一片遗址,布满陶片、瓦片的遗址上也种上了水果,留下的是山民劳作的足迹。

  据临海文保所彭连生说,他在整理资料中发现,法云寺有块古碑,刻的是清道光年间寺庙的内容。又据蒋宇青说,寺庙遗址上确实有一块古碑,在20世纪70年代集体化时期,村里人把这块石碑铺在山边的水沟上作为小桥使用,第二年逢台风来临,山洪瀑发,巨大的洪流将古碑冲垮,落在原处断成几截,尔后无人问津从而忽略了古碑的存在。时间又过几十年,这块古碑是否还沉睡山沟下面,就有待文物部门的查找挖掘了。

  又据蒋宇清说,听他父亲讲20世纪50年代,法云寺摇摇欲坠,古庙里有一口大钟,临海那边要拆大钟,迁移异地,结果无论如何也拆不下来,有人提议用焚香、果盘供请,最后完整地拆下来运往临海。这些似乎是传说,如今古钟的去向也无人知晓。

  我的故乡八岭村,1985年也因牛头山水库移民至椒江道感堂村,原村落背负猫山洋而居,两村以山岭为界。分界线与法云寺足足有5公里路,可以想像当年的法云寺规模了。但是法云寺在史书上记载是非常模糊的,《嘉定赤城志》上记载:法云院(寺)在县东一百五十里,晋开运年间建。据三门文史专家陈建华说,三门境内有两个法云寺,一个法云寺是近代更名的,肯定不是史书中的法云寺。另一个则是在仙岩,又名仙岩院,与《嘉定赤城志》记载的相吻合,但这个寺门至今成遗址了,陈建华老师说在顺治年间迁海时就被废了,到如今一直未恢复。为什么猫山洋的法云寺有如此的规模,为何在赤城志里没有记载,可在赤城志里记载:法云寺田430亩、地207亩、山148亩,以这样的规模与猫山洋的法云寺又是相仿的,这是峡谷中的又一谜团。

  下周坑的古寺边有常住几户人家,我亲戚蒋宇青全家当年就在在这里结庐而居,上世纪60年代搬到离下周坑2.5公里的猫山洋村。猫山洋是个自然村,原属广营乡广下行政村,村里只有30多户人家。别看这个小村庄,可是杂姓居住的,有杜、姜、蒋等姓氏。浙东南民众居住习俗都是以家族发展壮大的,为何这小小村落有那么多杂姓呢?据专家推测,千百年前那么大的寺院,和尚们打理日常的事务也忙不过来,何况还有这么大的田园山丘。因此可以想像,猫山洋这些村民可能是寺院的佃户或长工,也有部分可能是还俗的僧侣。随着岁月的推进,形成了这个峡谷中的小村落。

  猫山洋村本是在淹没线以上,不是移民范围之内,但广下行政村全移民,留下这几十户人家生活日用品需求、子女入学、村民医疗等一大堆问题,因此村民上书临海市政府,提出移民的要求。最后于1986年猫山洋村移民临海桃渚连盘,部分远走宁波等地。

  四

  随着峡谷的影响不断扩大,各地的旅游爱好者、专业学者和企业家们纷至沓来。有人想开发峡谷的意向,欲建度假村、游泳池、休闲娱乐场所和水果基地,更有甚者,有人打通了峡谷的盘山公路,以求全面开发。笔者认为,开发利用固然是件富国利民的大好事,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,峡谷公路的贯穿,这不仅破坏原有的生态植被,而且峡谷边上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部分被毁,最明显的是,法云寺北溪涧边火山冷凝的熔岩也不见了。

  峡谷的开发要以探险旅游为主,可在谷底山道的基础上铺上石级,以求游者安全;中途点缀几处亭子既可美化环境又为旅游者减轻途中劳困;在狭窄曲折的峡谷上空建几处铁索桥、栈道能观赏峡谷的全景,让人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美妙。所有这些力求以因地制宜、善待自然、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,为旅游者提供一个丰富的游览空间和思维空间。

  2010年,临海市以保护水库生态依据,开发猫山洋峡谷的工程被叫停。现如今,由临海市林业部门看管着这条迷人的峡谷。


分享到:
 相关新闻:
 
 微信公众号
  临海新闻
  国内新闻
  国际新闻
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·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·保留所有权利 | 网站简介 | 版权声明 | 刊登广告 | 联系方式 | 网站律师
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| 浙新办[2006]31号 |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:330000800006 | 浙ICP备06040867号 | 法律顾问: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
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:电话:0576-89366753 电子邮箱:lhswgb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