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万年历
您当前的位置 : 临海新闻网 >> 生活 >> 健康
字号:    [打印]

预防卒中,你睡好了吗?

作者: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俞桂芬  来源:临海新闻网  时间:2023年11月10日

 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,除了高血压病、糖尿病、心房颤动、高龄、吸烟等传统血管危险因素外,睡眠障碍也是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,卒中后出现的睡眠障碍与预后密切相关。

  据了解,在多个医院收诊的卒中患者多有睡眠障碍,但易被忽视。睡眠呼吸障碍分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(CSA)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(OSA)。

 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(CSA)

  CSA与大脑通气控制中枢障碍有关,多见于心力衰竭和使用阿片类药物后,也见于部分卒中后患者。

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(OSA)

  OSA更为常见,就是上呼吸道阻塞或狭窄所造成,与舌根后坠、颅面结构特征、扁桃体肥大和肥胖有关,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呼吸道扩张肌活动减弱或呼吸道直径缩小。

  睡眠呼吸暂停是卒中的危险因素,而卒中后的睡眠呼吸障碍也很常见。一项研究卒中后睡眠呼吸障碍的分析显示,卒中后人群中有72%的患者存在睡眠呼吸障碍。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(AHI)≥5次/小时,以CSA为主的患者仅占7%,而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(OSA)的患病则高达70%。

  发病机制推测

  阻塞性呼吸暂停期间通常会产生胸内负压,从而降低脑血流速度。

  由于间歇性缺氧、氧化剂介导的内皮功能障碍、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和脑血管对二氧化碳的舒缩反应受损,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(OSA)患者的脑血管对缺氧的舒张反应可能减弱。脑血流速度反复下降会促使血流动力学储备不足(如颅内动脉狭窄)的患者发生缺血性改变,特别是在边界区和终末动脉分布区。

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(OSA)可加重脑血管异常或脑卒中的其他危险因素。

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(OSA)患者的以下疾病患病率增加:体循环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血管内皮功能受损、动脉粥样硬化加速、糖尿病、心房颤动、血栓前凝血功能异常、促炎症状态和血小板聚集增多。在房颤患者中,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(OSA)与心脏复律或消融后房颤复发独立相关,也与脑卒中相关。

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临床表现:睡眠时打鼾,憋气,夜尿增多,晨起口干,头痛伴有日间思睡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情绪障碍等症状。

  阻塞性呼吸障碍还会增加高血压、缺血性心脏病或脑卒中、2型糖尿病等患病危险。针对睡眠呼吸障碍,目前PSG(多导睡眠监测)是诊断睡眠呼吸障碍的“金标准”。它可以通过夜间连续呼吸、动脉血氧饱和度、脑电图、眼动图、心电图、肌电图等指标的监测,了解患者睡眠结构、周期性肢体运动指数、觉醒指数等,打鼾患者有无呼吸暂停、暂停的次数、暂停的时间、发生暂停时最低动脉血氧值等。睡眠监测检查无创伤、无痛苦,只需在夜间睡眠达7小时即可完成。

  睡眠障碍治疗方式

  要治疗睡眠障碍,就要先知道原因,在做相关检查后才能“对症下药”。

  非病理性

  可能是因为睡觉体位、肥胖、吸烟饮酒、过度疲劳等导致的,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,如侧睡、运动减肥、戒烟酒、作息规律、保持鼻腔通畅等。

  病理性

  说明患上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,无法自行解决,需及时就医。

  非手术治疗

  1.气道正压呼吸(CPAP),是目前治疗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最有效的方法,大部分患者治疗后,可达到满意效果。

  2.口腔矫治器,可以抬高软腭,牵引舌主动或被动向前,下颌前移,扩大口咽及下咽部。这是一种重要辅助手段,但对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无效。

  手术治疗

  可扩宽患者气道间隙,减轻和消除气道阻塞。常用的手术方法有扁桃体、腺样体切除术,鼻腔手术,腭咽成形术,正颌外科手术。

 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,且无法自行解决,需在医生指导下及时干预和治疗。


分享到:
 相关新闻:
 
 微信公众号
  临海新闻
  国内新闻
  国际新闻
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·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·保留所有权利 | 网站简介 | 版权声明 | 刊登广告 | 联系方式 | 网站律师
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| 浙新办[2006]31号 |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:330000800006 | 浙ICP备06040867号 | 法律顾问: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
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:电话:0576-89366753 电子邮箱:lhswgb@126.com